![]() 版画的简约之美、痕迹之美、刷印之美,对于从业者的吸引是不可言喻的。版画家们接触各种材料,在学习使用版画材料制造各种印痕的同时,这些材料本身又带来新的视角和语言。尽管版画在中国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回报低,受关注少,但仍有大批热爱者钟情于版画,默默地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奔向艺术的彼岸。当今世界如此多样,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一个古老的画种却具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因为在艺术语言上它具有无穷的可能性,它永无止境。 版画之美对于从业者的吸引是不可言喻的。尽管版画在中国一直处于艺术的边缘,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回报低,受关注少,但仍有大批热爱者钟情于版画,默默地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奔向艺术的彼岸。当今世界如此多样,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一个古老的画种为何还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 版画的简约之美 在艺术创作中简比繁要难。明末清初画家程正揆在《清溪遗稿》中说:“画不难为繁,难于用减;减之力更大于繁。非以境减,减以笔。”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中写道:“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这是简约的魅力。 在平的版面上制作,要么凹,要么凸,没有中间状态(平版除外),必须要肯定和概括。这使得版画拥有了简约的特性。比如黑白木刻,一刀下去,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所以干净利落,绝无拖泥带水之弊。 张怀江先生的《支柱》一画中,仅用一两刀就把人物的眼睛刻好了,充分体现了作者扎实的造型和刀法。一刀下去的轻重缓急、宽窄长短,是在运刀的刹那间给决定了,同时又恰恰和造型的结构丝丝入扣。在欣赏作品时,作者那运刀的气势,干脆利落的造型都让人回味无穷。 版画的痕迹之美 版画是间接性艺术,先敷色于版,将纸复于版上,以手工或机器施以压力,纸上留下的印痕就是版画。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版画家野田哲也说:教版画其实很简单,只要在版上制作出痕迹来,再将其印出就是版画。 看似原理简单,其实一幅版画作品的诞生并不那么容易。首先,版画家须是艺术家,凡艺术家所具有的素养都必须有,只不过他是用印痕来表现自己的艺术灵感罢了。其次,他还需是驾驭版画材料的高手。板材、纸张、油墨及各类颜色都要熟悉,更要精通各种版画制作的技法,当然还得有自己的独门绝技。版画家是集画、刻、印于一身,并能将之融合于一体的艺术家。 从制版方面来说,方法就很多。单是木刻,就有用刀刻,用钉子钉,用石头砸,用锯子锯等等。刀法也有无限的变化,用一把迟钝的刀刻在木版上;重重地刻上一刀;轻轻地在版上刮一刀;在一块平整细腻的木版上飞快地刻上一刀;在一块粗粝斑驳的旧版上用刀摇摇晃晃地迤逦而行…… 谈到印,油印的变化相对少一些,水印版画印法就太丰富了。用干的纸直接印,出现干枯、边缘清晰的痕迹;把纸喷湿后印,就是模糊柔软的痕迹;喷完水再闷一会儿印,纸上是滋润明丽的痕迹;干纸印完后再喷点水,浑然一体的痕迹跃然纸上……不同的印法会出现千差万别的痕迹,而这些就是版画家独具一格的版画语言的根源。 以痕迹来契合作者的心像是很折磨人的工作,而一旦实现,那心里的狂喜却又是人生中的快事。对材料的痴迷、了解并运用材料的特性达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效果以映照出自己的心像更是版画家们孜孜以求的境界。 (责任编辑:李赟) (声明:来源全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全息网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全息网”。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来源或作者标注难免有疏漏之处,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本站予以更改或删除。) |